別再誤會雞蛋了!最新研究揭示:每天2顆蛋,壞膽固醇不升反降,關鍵在「它」!

長久以來,雞蛋因其豐富的膽固醇含量,被許多人視為心血管健康的「隱形殺手」,深怕多吃一顆就會讓血脂飆高,導致動脈硬化。然而,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可能要被顛覆了!最新醫學研究指出,我們對雞蛋的恐懼,或許根本是一場誤會。


破除迷思:膽固醇的真兇另有其「脂」

吃膽固醇不會升高血液膽固醇,飽和脂肪才會升高血液膽固醇。」這句話猶如一道曙光,照亮了我們對飲食膽固醇的誤解。過去我們總以為「吃什麼補什麼,吃什麼高什麼」,但人體是複雜的,飲食中的膽固醇對血液中膽固醇的影響,遠不如飽和脂肪來得大。


震撼研究:每天2顆蛋,壞膽固醇反而更低!

為了驗證這個觀點,一份本月刊登於權威期刊《美國臨床營養雜誌》的新研究,找來了61位健康的成年人進行實驗。這些受試者原本的低密度膽固醇(LDL-C,俗稱「壞膽固醇」)平均為105 mg/dL,隨後他們被隨機分配到三種不同的飲食組,進行為期五週的飲食干預:

  1. 高蛋組: 每日攝取2顆雞蛋(約600毫克膽固醇),並將飲食中的飽和脂肪佔總熱量的比例嚴格控制在6%。
  2. 無蛋組: 完全不吃雞蛋(膽固醇攝取約300毫克),但飲食中的飽和脂肪佔總熱量高達12%。
  3. 對照組: 每週僅吃1顆雞蛋(膽固醇攝取約600毫克,與高蛋組相同),飽和脂肪佔總熱量12%。

實驗結果出乎意料,卻又令人信服:

  • 高蛋組 (每天2顆蛋): LDL-C平均值最低,僅103.6 mg/dL。
  • 無蛋組 (完全不吃蛋): LDL-C平均值居中,為107.7 mg/dL。
  • 對照組 (一週1顆蛋): LDL-C平均值最高,達到109.3 mg/dL。

這項研究結果強烈表明,即使每天吃2顆蛋,只要同時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取,壞膽固醇不僅不會升高,反而可能出現輕微下降的趨勢,讓身體更加健康!


解密關鍵:飽和脂肪才是「壞膽固醇」的元兇!

蛋雖然富含膽固醇,但飲食中的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不大。」他強調。真正導致壞膽固醇升高,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,是飲食中過多的「飽和脂肪」。

這項研究的成功,正是因為「高蛋組」在享用雞蛋的同時,嚴格控制了飽和脂肪的攝取。相反地,「無蛋組」和「對照組」雖然限制了雞蛋攝取,但飽和脂肪比例較高,反而導致其LDL-C數值較高。這也說明了,飲食中「多元不飽和脂肪/飽和脂肪」的比例越高,越有助於控制血脂。


健康吃蛋指南:這樣吃,才能真正降血脂!

從這份研究中,我們能獲得幾個重要的健康飲食啟示:

  1. 別再盲目「戒蛋」: 單靠「不吃蛋」並無法有效降低血脂。如果你擔心膽固醇,更應該把重心放在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上。
  2. 關鍵在於飲食結構: 降低飽和脂肪(常見於肥肉、加工食品、烘焙糕點、油炸物等),增加攝取植物性蛋白與豐富的膳食纖維(例如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豆類),才是真正有效控制血脂的關鍵。
  3. 多數人每天1-2顆蛋是安全的: 對於絕大多數健康成年人來說,每天吃1至2顆蛋是完全安全的,無需過度恐慌。當然,如果本身有特殊疾病或醫囑,仍應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。
  4. 雞蛋的多元營養價值: 雞蛋是優質蛋白質、維生素A、D、E、B群、葉黃素和膽鹼的極佳來源,對眼睛健康、腦部發育和肌肉生長都有重要益處,是名符其實的「超級食物」。

結語:重新認識雞蛋,吃得更聰明!

這項研究無疑為雞蛋「平反」,也給了廣大愛蛋人士一個定心丸。它提醒我們,健康飲食不應盲從過時的觀念,而是要基於最新的科學證據。下一次當你準備享用美味的雞蛋時,請放心地大快朵頤,但更重要的是,別忘了檢視你餐盤中「飽和脂肪」的比例!透過聰明的飲食選擇,你就能享受雞蛋的營養,同時維持健康的血脂水平。